這兩三年台灣在疫情的肆虐下
我們反而很少外出吃飯也比較少到外地旅遊
近期疫情在疫苗相助下慢慢的舒緩了
各地餐廳以及旅遊景點也慢慢恢復生氣
我們才決定在這時間點到中北部走走
米其林指南在台灣舉辦也已經好幾年的時間
而米其林餐盤推薦也在今年做了變動
2022正式改成米其林入選餐廳
而再入選的餐廳中會再評定1-3星
沒有得星但有入選也是很好的肯定
Pi Restaurant 林昆霈大概在十年前就已經是我的臉書好友
早在他在樂沐努力工作的時候
就已經仰慕許久
在樂沐七年的時間做到了副主廚
接著他跟著Jimmy師傅到了Fore柴燒餐廳
然後接手了主廚的位子
先後學習了法餐與柴燒
融會貫通後帶入自己的餐廳
2019年開了Pi Restaurant
跟以往在高檔餐廳上班不同
餐廳的氛圍以比較輕鬆的方式
裝潢跟氛圍比較像是義式餐酒館的感覺
餐點卻是非常精緻的法式料理且融合了柴燒的手法
一樓是咖啡廳以及烘焙的廚房
看起來是非常乾淨整潔
而餐廳則是在二樓
廚房是採用開放式的
但餐廳內部沒有任何一點油煙味
有的是許多客人愉快的笑容
以及歡悅聊天的吵雜聲
我可以感受到在這裡用餐不會有傳統法餐的壓力
可以大口吃肉開開心心的吃飯聊天
也不用擔心小朋友太吵打擾到別人
餐單的部分是屬於季節性的
聽說是一季會換一次菜單
而我們這次用餐也是剛換了菜單不久的時間
餐點的部分主要為個人套餐
價格為$1450 +10%
還可以額外單點小食跟飲品酒類
飲品的部分套餐有供應茶
若要換其他飲品可以抵用50元
當我們看到菜單與價格的時候是很驚訝的
因為高雄吃不到這種價格的精緻法式料理
我們額外點了兒童肉醬麵以及烤玉米筍給女兒吃
服務生推薦他們的啤酒以及其他的飲品
我們有一點一瓶薑汁汽水相當不錯喝
香氣濃郁不會太甜
女兒: 甜甜的好好喝
剛點完餐不久立刻就上來了我們今天第一道開胃小品
老闆很好心還多招待一份給我們女兒吃
底部是貝里尼Blini搭配新鮮的蟹肉上面擠了一些青豆泥提味
貝里尼是在俄羅斯很常見的一種鬆餅
他是用馬鈴薯泥去製作的鬆軟的口感
通常是搭配法式酸奶跟魚子醬一起食用
在法式料理中也很常會拿來做Canape的底來做Amuse Bouche開胃小品
入口可以感受到新鮮清甜的蟹肉以及鬆軟的餅
調味非常清雅沒有過多的調味
但花生美奶滋跟青豆泥的味道也不太明顯
反而入口後鬆餅尾韻反而有一點點乾
不過整體來說是很舒服開胃的一道菜
隨著開胃小品一起上桌的是麵包
卡士達麵包 / 海鹽
外皮非常的酥脆, 麵包體很柔軟
有濃郁的奶香, 甜度很高
麵包本身非常好吃
可惜海鹽不明顯不然會在鹹甜交織的風味上更加分
我非常喜歡他們自己做的麵包
是在外面吃不到的好味道
接著是今天的第二道菜
馬祖淡菜/ 珍珠/ 香草油
當服務生在介紹這道菜的時間
我想到的是前段時間日本非常流行將珍珠加入所有料理中的情節
還有美國名廚Thomas Keller知名料理 Oyster & Pearl
也是運用了生蠔魚子醬與西谷米來製作的一道菜
有興趣可以看看舊文 極致的完美奢華Per Se(一)
淡菜是使用的台灣媽祖本地新鮮的
炭火上烤過增加香氣
搭配的高湯是豬骨臘腸高湯
其實吃起來是一種想像不到的味道
跟過去所吃過的料理搭配都不一樣
柔軟的珍珠吸收了醬汁的飽滿風味
吃起來非常軟Q 風味是鮮鹹香在口中
與以往傳統黑糖的珍珠完全不同是一個大地的味道
煙燻臘肉與豬骨的膠質與肉味滿滿包覆著珍珠
搭配著淡菜讓口感更加有層次
淡菜則是相當鮮甜跟肉味的醬汁搭配起來沒有違和感
有海陸結合更加圓滿的風味感
我覺得是很大膽的搭配也是很成功的
份量也是恰到好處
如果份量在更多可能在濃厚的味道下會感到膩感
但主廚拿捏得剛剛好反而會意猶未盡
更加期待下一道料理
這時我們單點的烤玉米筍先上桌了
大約有六隻小火慢慢炭烤的玉米筍
搭配多力多滋的碎片
會是小朋友非常喜歡的味道
玉米筍看似焦黑其實一點苦味都沒有
有點類似古巴玉米的做法
塗上甜甜的奶油醬慢火烤在灑上一點起司粉
不同的是我們感覺玉米筍有一點淡淡的沙茶味
搭配多力多滋的鹹鮮味讓原本甜甜的玉米筍
更多了脆脆的口感及香料味
再慢慢品嘗滋味下還能感受到炭火的香氣
是一道老少咸宜的料理
就在我女兒一直喊餓的時候
兒童的肉醬麵上桌了
看似燉飯的這道料理
其實是使用了米型麵
主廚為了配合兒童的口感
特別將麵煮得特別軟
裡面是燉的軟嫩的牛肉與豬絞肉
還有新鮮的番茄一起熬煮
上面撒了帕瑪森乳酪與多力多滋的碎片
麵吃起來鹹甜度適中
燉過的肉可以吃的到完整的塊狀
口感軟嫩香氣濃郁
沒有明顯的番茄醬只有少量番茄一起熬煮到融入麵中的味道
尾韻還有起司的香氣跟多力多滋的脆感
大部分小朋友都會喜歡的一道料理
時蔬/ 綠竹筍/ 芋頭泡泡
蔬菜都是原味沒有額外的調味
需要搭配芋頭泥一起吃添增味道
而芋頭泥上面的則是自製的鰹魚香料粉
上面蔬菜有碳烤過的白花椰菜,綠花椰菜,竹筍等等
蔬菜都是清甜的原味 最特別的是花椰菜烤酥酥脆脆超好吃
芋頭泥經由氮氣瓶讓口感更蓬鬆
蔬菜可以輕易的沾芋頭泡泡一起入口
芋頭的味道搭配其他蔬菜一起吃相當美味
不過是一道偏甜的料理總覺得少了畫龍點睛的鹹度以及口感上層次的堆疊
也許香料粉的量可以再多一點
米型麵 松露/ 野菇/ 鯷魚蛋黃醬
米型麵裡面除了松露野菇之外還有mascarpone乳酪
上面覆蓋的是鯷魚的蛋黃醬在經過烘乾梅納反應增加酥脆口感
有點類似Souffle舒芙蕾表面的輕薄脆感
米型麵與兒童版的不同保留了該有的口感
入口的一個衝擊是表面鮮鹹的濃郁口感
接著而來的是米型麵的mascarpone乳酪奶香味
尾韻才是野菇跟松露的淡淡香氣
他不是一道用松露為主軸的料理
反而是鯷魚蛋黃醬為主要的風味
米型麵跟松露反倒成了配角
跟一般義式作法的方向不太一樣
他是一道法式的藝術品
是一道很棒風味濃厚有口感層次的熱前菜
不會讓我聯想到是一道義大利麵
也讓我體驗到原來米型麵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呈現
龍虎班/ 鹽昆布/ 魚子醬/ 碧玉筍
新鮮的龍虎班在低溫煮過之後在表面炙燒增加香氣
搭配兩種不同的醬汁
可以分開食用也可以混再一起搭配
一邊的是濃縮的魚高湯另一邊是香茅椰奶醬
鮮嫩的魚搭配了濃縮魚高湯吃
膠質與魚味非常濃郁
讓魚的風味提高了一個厚度
而另一口搭配了椰奶醬則是相較之下比較清爽
帶點南洋風味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而搭配著的鮭魚卵跟魚子醬則是為這道料理添增一點額外的口感
但我覺得反而讓魚味道過度鮮鹹
原本的搭配反而更恰到好處
看起來像蘆筍的菜是碧玉筍
又稱金針筍是一種不常見的蔬菜
他不是一種筍類而是金針花的莖部
我也是第一次吃到
口感清脆搭配著醬汁風味很好
有點類似晚香玉筍的味道
最後全部混合再一起吃味道也非常合拍
今天的主餐 牛小排/菱角酥/季節時蔬
原本以為菜色這麼多牛排分量會很少
但其實分量相當好而味道也是今天之最
牛小排在煎過之後在小火炭烤之剛剛好的熟度
口感是非常軟嫩多汁
平常最擔心牛小排的筋會造成不好咬的問題一點都沒有
在經過長時間炭火慢烤之中筋已經完全化掉
肉在口中是直接入口即化非常好吃
而搭配的蘆筍也是非常青脆鮮甜
上面還有搭配蘆筍泥讓蘆筍在品嘗時風味更加濃郁及滑順
菱角酥經由長時間燉煮至非常軟嫩再經過高溫油炸
外酥內軟非常特別第一次吃到
有點像零食菱角酥或是皇帝豆酥的感覺
不過好吃非常多
我女兒吃完麵之後
還可以一直跟我太太搶著要吃牛排
結果她一個人就吃掉三塊牛小排
可見有多好吃
今天的最後一道菜 是甜點
荔枝冰淇淋/ 覆盆子脆片/ 龍眼/ 茶
服務生會在桌邊淋上由龍眼跟伯爵茶製作的醬
使用了天然的植物膠質agar agar增加濃稠度
醬本身只有茶的原味香氣沒有甜度
覆盆子脆片是薄脆的蛋白餅搭配著冰淇淋一起吃
入口冰淇淋的荔枝味非常濃郁
而且是非常乾淨純淨的天然水果的味道
口感非常滑順濃郁跟外面市售的冰淇淋完全無法相比
尾韻沾到醬的部分會有淡淡的茶香
我女兒一直不斷地說太好吃了
是她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冰淇淋跟牛排
她把自己的冰淇淋吃完後還搶我太太的吃
真是太誇張了啦~
整體而言這個價位能吃到這樣的餐點
根本超級物超所值
每道菜都能吃到主廚的用心
如果我住台中的話一定每一季菜單都報到
感覺明年就會直上米其林一星了
走過路過的看過不小心看到這裏的你
千萬不要錯過這家餐廳
不然以後可能就訂不到了
Pi Restaurant
地址: 408台中市南屯區大進街373號